二十四福寿花钱存世量
清代流通钱币之一。铸于清乾隆年间,直径2.4厘米,厚0.12厘米,重6克左右。正面为“二十四福寿”四字,背面为蝙蝠、桃子和如意纹饰。有光背、背“福”字者,亦有背穿上“寿”字者。传世甚少,现在市场价格较高。
福寿钱是清朝时期的一种流通货币,又称作“长命富贵”钱,因其形状酷似古代的“福”字与“寿”字而得名。此类钱币主要流通于民国初年至抗战前夕这段时间内,由于当时政治动荡不安,经济萧条,所以民间很多人都将它们熔化成银锭或是制作成其他的首饰佩戴,从而导致了福寿钱数量稀少且品相好的更加难觅踪迹。